邹佳铭:合规,到底有什么用?
财经
财经 > 财经资讯 > 正文

邹佳铭:合规,到底有什么用?

作者: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主任 邹佳铭

最近,有个做制造业的朋友对我说,他所在的公司去年请律师团队做了合规,但是他觉得没有什么用,这是为什么?

他的疑问,实际涉及到三个问题:第一,合规是什么?第二,如果没用,是什么原因?第三,合规,到底有什么用?

一.合规是解决方案,不是解决问题

合规,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,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。对内,公司要求员工的行为符合员工手册和规章制度等,违规最直接的后果,是损害公司利益,最典型的就是内部舞弊和腐败。

对外,合规要求公司管理者的决策,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。比如,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,企业违规排放污水,食品添加物超标,等等。这类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损害消费者权益,破坏社会秩序等,可能招致行政机关的处罚,严重的更是涉嫌犯罪。

感觉合规没用,某种程度上就是合规的有效性问题,这不仅是企业家关心的问题,也是执法机关重点考察的问题。对于企业而言,做合规是为了解决问题,避免被处罚的风险。没有效果,钱就白花了。

对于执法机关而言,最高检实施的合规不起诉改革,将合规的有效性评价,作为是否起诉的依据。因为无效的合规,不能防范再次犯罪,不起诉就没有意义了。

朋友之所以问合规为什么无用,原因在于他首先建立了一个假设:只要做了合规,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但是,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,因为合规只是一个解决方案,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。

是否有效,首先取决于方案是否对症。这涉及到很多具体信息,我们不在此文中讨论。在合规计划对症的假设之下,合规是否有用,就取决于计划能否落地实施。

就像减肥,虽然方法很多,归根结底无非是少吃、多动。但是,好吃懒做才是人的本性,所以减肥成功的是少数。合规,本质上是内部纠错措施,执行中的困难重重。

二.合规的有效性,取决于公司价值观

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,建立了一套合规管理体系,合规就是职能部门或外聘专业人员的工作,公司“坐享其成”就可以了。其实,执行中的障碍,主要涉及到人、财、制度和对外决策四个方面:

建立一套完整的合规体系,是一笔不菲的投入。除了前期搭建合规组织,经营过程中仍需要持续投入。

比如,汽车龙头企业——吉利汽车集团,2014年起设立合规管理部门委员会,以反腐败合规为核心,从上到下500余名合规人员,覆盖了企业各个角落,这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。

同时,在短时期内,反腐合规,必然会导致订单减少。流程控制和岗位制约,也会导致效率降低,这都是消极的投入。

当然,投入也是有回报的。据报道,在十多年时间里,吉利集团已查处了数百起不合规案件,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。最重要的是,合规管理体系也助力吉利走出国门,是成功收购沃尔沃不可缺少的条件。

问题在于,我们看得见的是真金白银的支出,看不见的是有效合规带来的收益。

企业内部舞弊和腐败,都是人的问题。除了正向的教育、培训,反向的监督、调查和处罚,是十分重要的,也是最有挑战的。

(1)高层舞弊:

高层舞弊一般是公司内部掌握一定资源的人,要么是公司的“老臣”,要么是公司的“能臣”。他(她)们不仅和公司有千丝万缕的感情联系,也往往在公司的运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如果他(她)舞弊,对他(她)们的处罚,不仅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运营和业务,还可能影响公司形象。这不仅需要权衡利弊,还要割舍感情,很多时候是一把手才能做的决定。

(2)基层舞弊:

基层的舞弊,往往发生在特定岗位,比如,仓库保管员、财务人员、运营、采购人员等,这些岗位直接接触财物或者掌控资源,“常在河边走,难免不湿鞋。”

对于人性中幽暗的部分,反向的处罚可能比正向的教育和培训更重要,因为只有处罚是通过行动执行制度,这样才能树立制度的权威。

但是,处罚是建立在内部举报和调查的基础上。很多大公司虽然有举报和内部调查制度,但是收效甚微。因为这都是得罪人的事,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保护举报人,清除调查的障碍,公布调查的结果,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,这些制度就是摆设而已。

制度

现代人几乎生活在一个被制度所织就的大网中,大到法律,小到各种规矩,它们无所不在,也很容易成为空气般的存在。除非被处罚过,我们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,并成为行为准则。

很明显的例子,就是交规,如果没有罚款和计分制,人们很难自动遵守。合规管理也是如此,只有通过处罚建立制度的权威,才是有效的。这就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:

其一,“有要求就有处罚”,比如,公司禁止员工接受供应商的宴请,那么一定要规定违反制度的后果。因为制度都是反人性的,不可能依靠人的自觉。有处罚的制度,才能生出牙齿。

其二,“处罚与行为相当”。如果规定员工接受供应商宴请就开除,这样的处罚太严苛,要么根本无法执行,要么执行效果不好,最终都是不了了之。这样的结局,可能比没有处罚更可怕,因为它释放的信号是,做错事没什么,制度不过是说说而已。

所以,制度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事,制定前充分调查、论证,制定后严格执行,才能让制度成为行为准则。

对外决策

企业的对外决策,必须协调自身与国家、社会公众和其他第三方的利益。如果使他人或国家利益受损,就是风险的来源。

在中国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,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,决策都是利益和风险之间的权衡,违规某种程度上就是追求利益付出的成本。在这个计算公式下,对外决策涉及两个问题:

第一,如何看待利益?利益简单来说就是两种: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。比如,2022年5月比亚迪再陷废气排放风波,在疫情期间市场缺货的情况下,比亚迪开足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,获得的利益是现成的,这是短期利益。

但是,比亚迪要在长沙长期发展,就必须获得周边社区和当地政府的支持,这就要在周边居民的健康、当地的环保和企业的利益之间进行协调。那么,从长期利益考虑,它就应当克制产能,合法合规地排放。

第二,如何看待风险?利益很多时候是眼前看得见的,违规风险却具有偶然性。就像逃税一定能少交税,被处罚的风险却是概率。

这个概率一方面在于执法的严厉性和公正性,我们不在此讨论。另一方面,则在于决策者的认知。现代商业社会,违法和犯罪,并不仅是我们所熟知的杀人、行贿等,而是由各种法律法规编制的错综复杂的大网,由此产生的犯罪都叫行政犯,它不是一种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知道的恶,而是因为法的制定而产生,具有很强的专业性。不知风险所在,才是真正的风险。

这就需要企业决策之前,能获取充分、专业的法律建议。有专业的合规人员,合规意见能独立地呈现给决策层,是十分重要的。这就需要组织、职权设置等方面的支持,比如,公司赋予合规部门更高的管理层级,实行垂直的考核机制,避免被其他部门所牵制,合规部门应该直接向董事汇报等。这就是合规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独立性原则。

当然,合规也会遭遇中国公司内部人控制的障碍。但是,合规对标的是行政监管和刑事犯罪的风险,这种风险的背后是国家权力。公司控制人可以无视公司治理规则,因为控制权在握。但是,不可能无视合规风险,因为没有人可以对抗国家权力。就此而言,合规管理比公司治理更有约束权力滥用的强制力。

但是,对于不考虑长远利益和不计风险的决策者而言,合规仍旧是无用的。对一个公司而言,钱花在哪里,留下来的人是谁,对外决策如何平衡社会责任、第三方利益和自己的收益,最终取决于哪些人、哪些事、哪些利益符合公司高层的价值观。所以,归根结底是公司的价值观决定了合规是否有效。

三.合规,不能绝对避免风险

回答了合规为什么没用,我们再来看看合规到底有什么用?很多企业做合规,都是为了避免违规所导致的处罚,这无可厚非。但是,合规的有效性,还存在一个手段和结果的关系。

比如,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,专注力就是一种自控力,也是射中目标的核心能力。为获得这种能力,运动员需要接受长期的训练。但是,有了专注力,不等于每次都能射中目标,因为结果受现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。

合规也是如此,合规是提升企业内控力的手段。但是,企业具有内控力,不能保证每次都达成避险目标,它只是达成目标的必要非充分条件。最后的结果,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。

1.风险来源多元

以“老坛酸菜”事件为例,康师傅是被上游供应商所拖累。

完整的合规体系,除了公司内部控制之外,还应辐射到与公司关联的第三方公司,比如,供应商、代理商、渠道商、中介机构等。因为风险是可以传导的,这就是第三方合规。

风险波及更广的案例是,乐视网财务造假被查,连累多个保荐机构,被一同立案调查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,被聘的其他IPO或定增计划都被中止审查。这就是由金杜律师事务所服务的一个客户波及到另一个客户,不是“连累”,而是被“株连”了。

除了上游供应商的连累,还有下游代理商的风险。这在医药行业体现得更加明显,国家为了加强反医药贿赂的力度,将与生产企业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经销企业和配送企业捆绑在一起,后两者的行贿视为生产企业的行贿,直接影响生产企业在招采中的信用评价。

针对以上监管措施,医药企业的合规中,就有专门的第三方管控,通过尽职调查、定期风险评估等方式,控制上下游的风险。但是,这种控制力终究是有限的,就像我们事后分析康师傅为“老坛酸菜”背的锅,总有点事后诸葛亮。企业在事前堵住所有漏洞,是难上加难。

2.监管是动态的

监管的职责是发现问题,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,不断升级监管措施,所以监管是动态的。尤其是强监管行业,比如金融、医药、APP等,跟进监管步伐十分重要。

以国家对APP的治理为例,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信息保护。作为一种全新的权利,法律对个人信息的认识,以及监管对它的保护,都是摸着石头过河,一边总结、一边立法、一边执法。

这几年监管的内容从违规收集、使用个人信息,到强制授权、窃拍、窃录,再到开屏弹窗广告、自动续费等各个方面,涵盖的面越来越广,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。

监管部门不仅发布了一系列文件,还展开了持续的“清朗行动”。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跟进政策或监管动向,就可能撞在枪口上。据报道,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15项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,累计下架应用程序、小程序2160余款,关闭网站3200余家,这些都是持续存在的监管风险。

风险是随着企业发展变化的

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,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也是不相同的。

初创阶段,股权结构最重要,这不仅决定了公司的权力结构,也是公司隐藏在内部的最大风险源,股东内讧是公司解体的最大原因。

发展到成熟期,外部要关注的是融资风险。融资,既可能被雪中送炭,也可能是引“狼”入室;内部则可能因为管理层的固化和信息不对称,存在更大的舞弊空间。

如果发展到上市阶段,监管重点关注的是财务、信息披露、违规担保、资金占用等问题,合规的重点是防范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滥用权力,掏空上市公司。

所以,没有一套合规方案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,合规总是在发展中完善的,识别风险、监控风险、持续改进是有效合规的必经过程。

四.内控力,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能力

合规,虽然不能直接避免风险,但是它是通过一套机制,比如:风险识别、监测、应对和持续改进,提升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,这种内控力本身就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罪核心的能力。

1.小公司立好规矩,才有未来

公司有大小之分,就有不同的合规理由和方案。

这里的公司大小,不是指规模,而是指品牌。它们最大的区别是,小公司就像是企业中的“穷人”,最重要的是活下去,可失去的有限。所以,钱要花在刀刃上,安排专人或外聘专业人员,针对行业高风险点做专项合规,是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案。

有必要强调的是,如果有把企业做大做强的“野心”,合规越早越好。如果对外不合规,企业可能在中途就夭折了。内部合规,则象是家长给孩子定规矩,从小养成好习惯,总比大了之后纠正坏习惯容易得多。

在实务中,大公司中发现的多人长期舞弊的问题,都是因为有小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,某些部门或环节处于一种失控状态,经年累月形成痼疾。2018年大疆发布公告称,内部舞弊导致大疆损失上十亿元,这个数字触目惊心。这就是公司发展大了再解决问题的代价。

2.大公司不出错,就是发展

大公司就像是企业中的“富人”,不光被人“眼红”,所失去的也要多很多。

“老坛酸菜”事件中,虽然湖南插旗菜业是很多食品生产企业的供应商,但是大众和媒体关注的,主要还是两个大品牌——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。更有律师消费者直接把康师傅诉诸法院,要求赔偿,这就是品牌大惹的祸。

据说,康师傅方便面受“土坑酸菜”事件影响,不仅产品被超市下架,股价在3月16日半天的亏损就高达43亿元。消费者要重拾对酸菜产品的信心,需要更长的时间。

更重要的是,按照熵增定律,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,很容易陷入到一种阶层固化、制度叠加导致的混乱,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内部舞弊和腐败。

为对抗这种熵增,大公司部门越来越多,制度越来越复杂,流程越来越冗长。但是,如果人不严格执行制度和流程,看似多人负责,实际无人责,就陷入了典型的“三个和尚没水喝”的状态,制度没有实效。

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,违规没有成本,或者制度没有权威。合规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纠错机制,在纠正不合规的行为中树立合规权威,形成合规文化。文化对了,在合规土壤中才能结出合规的果实。

所以,公司越大,合规风险越大,合规收益也越大。对于大公司而言,不出错就是持续发展。

最后,回到最终的问题,合规到底有什么用?合规,通过提升企业的内控力,有助于达成避免法律风险的目标。但是,最终的实际效果,取决于落地实施的情况。是否落地,又取决于企业家奉行的价值观。求仁得仁,合规致远!

亲爱的凤凰网用户: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,建议升级浏览器

第三方浏览器推荐:

谷歌(Chrome)浏览器 下载

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